欢迎来到必博官方网站网站!
    文件和制度

    《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2018-12-12】 【点击量:

    一、省级示范特色学校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主要观测点

    主要观测点内涵及说明

    分值

    备注

    1办学方向(10分)

    1-1  办学定位

    (5)

     指导思想(3)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对学校发展目标、发展规模、专业结构、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科学定位。

    3

     发展路径(2)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积极优化专业结构主动为经济结构调整、承接产业转移与技术进步升级服务;牵头或参与集团化办学,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2

    1-2  培养目标

    (5)

     目标定位(3)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职业精神、人文素养和技术技能培养。

    3

     培养模式(2)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探索中职、高职衔接培养,成效显著。

    2

    2办学条件(20)

    2-1  师资队伍

    (8)

     队伍建设(4)

    进一步加强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需要的教师队伍,生师比不超过20:1

    4

    双师型教师与兼职教师(4)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达70%;面向企业、行业聘用技术技能型人才任兼职教师不低于编制数的20%。

    4

    2-2  基础设施

    (6)

     占地面积(3)

    校园(不含教职工宿舍区等非教学用区域)占地面积一般不少于300亩(其中技工院校不少于100亩)。

    3

     建筑面积(3)

    建筑面积(不含教职工宿舍等非教学用房)一般不少于8万㎡(其中技工院校不少于7万㎡);布局合理、环境优美。

    3

    2-3 实习实训条件

    (3

    ①校内实习、实训基地(2)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覆盖学校所有专业;管理制度完善;建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建成1个以上省级示范实训基地。

    2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相对稳定、实习岗位充足,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培养的需要;管理制度完善;校企共同参与实践教学指导。

    1

    2-4信息化水平

    (3

    ①信息化基础建(1.5)

    建有独立的学校门户网站,宽带接入200兆以上;教学用计算机满足需要,师机比达11;建成运行流畅、功能齐全的数字校园,管理服务平台和资源服务平台得到充分应用。

    1.5

    ②信息化应用水平(1.5)

    提升教师及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教师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师生均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并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 

    1.5

    3教育教学 (30)

    3-1  立德树人

    (6)

     德育工作(2)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德育课开设符合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等要求

    2

    文化基础教育(2)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文化基础课能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开好

    2

    ③校园文化建设(2)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精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加强技术技能文化积累,促进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

    2

    3-2  专业建设

    (14)

     专业结构(3)

    专业建设规划科学,实施方案可行;专业设置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布局。 

    3

     专业教学(8)

    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专业教学以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为主线,对接生产过程,与岗位需求衔接;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

    8

    ③专业建设成效(3)

    主干专业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建成2个省级示范专业;专业服务“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3

    3-3  课程和教材建设

    (5)

     课程体系(2)

    学校与行业企业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

    2

     课程建设(2)

    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形成精品课程研发团队,各主干专业均有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学校建有网络自主学习平台2,各主干专业建设1门以上网络课程。

    2

     教材管理与建设(1)

    建立健全教材选用制度及校本教材开发、审核机制;教材选用规范;有特色明显的校本教材,使用效果好。

    1

    3-4  教学管理

    (5)

     管理制度与机构(2)

    适应生源、学制和培养模式的新特点,健全管理机构;重视管理工作改革和创新。

    2

     教学运行管理(1)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组织开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坚持和完善日常教学检查、教学巡查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严格执行学生实习管理相关规定。

    1

     教学质量保障(1)

    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各教学环节(含校外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质量标准

    1

     教育教学研究(1)

    注重教科研工作,强化教科研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针对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设立专项课题,并建立相应激励机制;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

    1

    4学校管理(15

    4-1 领导班子建设(5

     领导能力建设(3)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符合任职条件;领导班子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办学理念新,办学思路清,事业心、责任心强,熟悉职业教育规律。

    3

     校长能力提升(2)

    校长符合任职条件,熟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做到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2

    4-2 现代学校制度(10

     学校章程建设(3)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依法制定和体现本校特色的学校章程按要求及管理权限履行章程审批程序并组织实施

    3

     管理制度建设(3)

    学校有完善教学、学生、后勤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形成系统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学校管理工作手册,实现一校一手册;强化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规范执行的监督、检查、评估、奖惩

    3

     治理结构改革(2)

    建立学校、行业组织、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2

     管理机制创新(2)

    完善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和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引导和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

    2

    5质量效益(20)

    5-1  办学规模

    (6)

     在校生规模(3)

    在校生规模一般不少于3000人(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人数)。

    3

     职业培训(3)

    开展职业培训年均2000人次以上;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培养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人才

    3

    5-2  培养质量

    (10)

     职业能力培养(5)

    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达90%以上;省、国家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成绩优异。

    5

     就业与创业(5)

    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70%以上,就业质量较高;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典型。

    5

    5-3  社会效益

    (4)

     社会服务效益(2)

    学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社会声誉好,已成为相关行业、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和输送基地;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学校资源有序向社区开放3,主动参与美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成效显著

    2

     示范引领作用(2)

    主干专业建设能够带动本校其他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口支援本地区1所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形成的制度和理念被同类院校借鉴学习,得到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

    2

    6特色与创新(5

    围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学校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内部管理、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创新发展,具有独特性,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5

    注释:

    1.本指标体系构成包括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7个主要观测点;

    2.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以网络教学资源为核心,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

    3.学校资源有序开放: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将图书馆、体育场馆、实习实训基地校史馆、体验中心、认知中心和网络课程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向社区成员开放


    二、省级示范专业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主要观测点内涵及说明

    分值

    备注

    1.发展定位(10分)

    1-1 专业定位(4分)

    专业设置与定位

    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2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适应现实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2

    1-2 发展目标(6分)

    专业建设管理机制

    建立由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紧跟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变化,建立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成效明显。

    2

    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得力。

    2

    专业发展

    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围绕区域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不断改造和拓宽专业服务面向,形成了以本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并辐射带动相关专业发展。

    2

    2.教学团队(18分)

    2-1 专业带头人(6分)

    培养机制

    学校建立了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机制,专业带头人管理制度健全;本专业建立了校企“双带头人”制,并有效开展工作,校内专业带头人为省级专业带头人或为省级专业技能大赛获奖者。

    3

    成果水平

    校内专业带头人近3年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或获省级教科研成果奖,或参与公开出版教材编写,或在省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或主持省级课题研究。

    3

    2-2 专业教师(12分)

    数量与结构

    业教师人数、学历、职称、梯队结构合理。专业生师比不超过201,专业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不低于95,高级职称比例不低于20%。

    4

    双师素质

    专业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70%以上;面向企业、行业聘用技术技能型人才任兼职教师占专业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20%,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兼职教师承担。

    4

    师资培养

    制定了教师培养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培养制度健全,培养经费有保障;建立并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或单位实践每两年不少于2个月,效果好;建立并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制度,专业教师能够有效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学效果好;专业教研组有年度教科研计划,教科研活动深入开展、成效明显。

    4

    3.实训条件(17分)

    3-1校内实训条件(11分)

    设备设施

    校内实训场所建筑面积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符合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专业教学标准中的规范要求;实训场所布局合理,安全设施完备,能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具有与专业对应的企业文化氛围和专业特色的育人环境;设备种类、台套数(工位数)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每年按计划完成新增设备购置;设备水平达到行业企业先进标准,具备实践教学、职业资格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功能。

    4

    运行管理

    实训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职责明确;重视安全教育,有完善的安全操作制度和应急预案;有完整的设备使用记录和学生实训手册。

    3

    功能发挥

    实训条件建设功能与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需求相匹配,职业能力训练内容与培养目标相一致,实训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有详实的实训教学计划,以及定期检查、考核的记录;实训开出率达100%设备利用率95%以上;能发挥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及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

    4

    3-2校外实习条件

    6分)

    建设与管理

    建立与专业对口并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岗位充足,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有健全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校企共建共管,效果良好

    3

    顶岗实习

    有健全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管理机制和配套措施完善;顶岗实习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等教学文件齐备,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面向岗位群基本一致;校企共同承担实习指导,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过程管理到位,学生顶岗实习责任保险、信息通报等安全制度落实到位。

    3

    4.人才培养(30)

    4-1 人才培养模式(8分)

    人才培养方案

    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程,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

    组织实施

    校企共同组织实施专业教学,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双主体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展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4

    4-2课程和教材建设。(22分)

    课程体系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确立专业主干课程,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吻合,专业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4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有规划、有措施、有成效;能够跟踪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专业课建成2门以上市级精品课程。

    4

    教材建设

    有健全的教材选用制度,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全部在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专业课优先在《书目》中选用;建立了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机制,能联合行业企业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开发区域特色教材、校本教材等多样化教学资源;重视课程资源库建设,主干课程有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率高、成效明显。

    3

    ④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体现教学做合一,做中教、做中学,实现知行合一;教教学手段灵活,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共享;专业主干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效果良好。

    4

    ⑤考核评价

    建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专业主干课程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考核评价方式多元、灵活、恰当。

    3

    ⑥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教学管理制度完备、机构健全、队伍结构合理、教学基本文件齐备、教学档案规范;常规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管理信息化程度高;质量监控体系健全、反馈及时、指导有效;能定期开展社会和毕业生跟踪调研,了解专业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有效调控教学。

    4

    5.质量效益(20分)

    5-1培养规模和质量(12分)

    培养规模

    招生工作有计划、有措施,全日制学历教育年招生100人以上。

    3

    职业培训

    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年培训人数达1000人次以上,培训质量高。

    2

    就业创业

    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起薪较高,就业满意度高;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和创业教育,毕业生中有就业和创业成才典型。

    4

    ④职业资格证书

    重视学生技能训练,有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0%以上毕业生获得本专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70%以上毕业生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

    3

    5-2社会效益(8分)

    社会服务

    专业资源能广泛应用于技术研发和服务、职业资格鉴定、专业技能竞赛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与行业企业技术项目研发与服务,成效明显。

    4

    示范引领作用

    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在全省有引领示范作用;专业资源对本区域其它学校开放,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4

    特色与创新(5分)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有创新、有特色,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上有宣传报道。

    5

    说明:

    本指标体系为二级指标结构。一级指标共5个,下设10个二级指标、29个主要观测点。设置了主要观测点内涵说明,指标体系按100分计算,其中特色与创新5分。


    三、省级示范实训基地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主要观测点内涵及说明

    分值

    备注

    1.功能定位

    (10 分)

    1-1基地功能(8分)

    服务技能人才培养

    实训基地建设调研论证充分,规划方案规范、合理、科学,能满足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需要;实训基地中的各实训室功能明确,涵盖了专业基本技能及核心技能;各实训室建设做到设备对接企业生产、技术对接职业岗位,育人成果显著。

    4分

    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实训基地做到了集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生产与技术服务为一体;所服务的专业发展规划符合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专、兼职教师有教科研成果,与企业有技术攻关课题及产学研成果;基地被人社、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确定为培训基地,对地方经济社会的贡献大。

    2分

    服务技术改革创新

    实训基地建有校企合作的技术创新团队;承担技术推广培训,有被地方科技部门认定的技术推广成果或专利;被有关部门授予区域技术创新推广中心。

    2分

    1-2校企共建(2分)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形成校企共建的有效工作机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案、有成效;建立了从企业聘请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工作制度,兼职实训指导教师有档案、有考核、有管理办法;实训基地融入企业先进理念和优秀文化。

    2分

    2.设备设施

    (28分)

    2-1场地设备(22分)

    场地布局与配套

    场地设施布局与企业生产工作流程相对接,能满足 “做中学、做中教”等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有完善的配套辅助场地,通风、照明等基础条件满足实训要求,无安全隐患;实训场景与现代企业生产服务场景相接近,专业文化浓郁,有专业技术发展历史、行业企业精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设备功能介绍、典型产品介绍等专业环境布置。

    6分

    场地面积与标准

    场地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1000平方米。农业类有室外实训场所(土地、水域等)。

    6分

    设备配备与标准

    实训基地仪器设备配置合理,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体现基础性、实用性、配套性、生产性、先进性,满足学生基础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的要求;仪器设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部分设备达到行业企业先进水平;有与全国、省级技能大赛相适应的设施设备,能满足“知识+技能”考试改革对技能测试的要求;每年按计划完成新增设备购置且安装到位。

    10分

    2-2信息化环境(6分)

    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训基地有配套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建有1个以上的虚拟仿真实训室或建有网络化实习实训教学平台。

    3分

    信息化教学资源

    实训基地有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开展包括实景式教学在内的信息化实训教学;重视实训指导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有信息化教学成果。

    3分

    3.运行管理

    ( 28分)

    3-1人才培养(13分)

    实训教学开展

    能把人才培养作为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实践教学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专业实训课时开课率为100%;各实训室三年的实训课教学记录完整。

    7分

    教学改革创新

    实训基地开发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训课程体系,各实训室承担的实训项目有与之配套的校本实训大纲、教材,实施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多元”、“多样”化评价体系,从相关教学制度、学籍管理资料、实践考核的原始资料能反映对学生评价的改革;重视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

    6分

    3-2管理机制(15分)

    教学团队建设

    有稳定的合作企业,建有专、兼结合的实训指导团队;专任实训教师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的比例达80%;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非教师系列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务达50%;兼职教师占专任实训指导教师比例30%以上,均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非教师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务,兼职教师的平均工作量达到专任实训教师平均工作量的30%以上。

    8分

    实训教学管理

    设立了专门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合理,职责分工明确;实训教学及设备管理制度健全;有实训室使用记录,每年实训室使用率达95%以上;有实训室维护记录,三年内设备完好率为95%。

    4分

    基地生产运行

    主动承接企业生产服务“订单”,推进企业生产和学生实训有效对接,“实习产品”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实现消耗性实习向生产性实习转变。

    3分

    4.建设成效

    ( 28分)

    4-1规模和质量(16分)

    培养规模

    服务由2个以上专业组成的专业群,核心专业年招生100人以上。

    3分

    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90%以上毕业生取得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70%以上毕业生获得本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3分

    技能、创新各类比赛

    学生在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等各类比赛上获市级一等奖以上奖项。

    3分

    学生就业质量

    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当年劳动合同签订率80%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高;就业创业典型多。

    7分

    4-2开放与服务(12分)

    社会服务

    有效承担职业培训,广泛开展企业职工、军转人员、社会人员技术技能培训,原则上年培训不少于2000人次;有效承担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为同类学校提供专业实践、技能考证等服务,年完成职业技能鉴定300人次以上; 依托实训基地资源,积极为当地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解决生产、技术难关,共同研制开发企业新产品;近三年承办过市级以上技能大赛。

    7分

    服务效益

    依托基地开展生产加工、各类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3分

    辐射带动

    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具有推广价值,在区域职业学校中示范辐射作用显著。

    2分

    特色创新

    ( 6分)

    在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技术改革创新以及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等方面成绩显著,特色鲜明。对同类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6分

    备注:本指标体系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1个主要观测点。


    四、省级名师工作坊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主要观测点内涵及说明

    分值

    备注

    1.领衔人

    (15分)

    1-1职业素养

    (4分)

    师德修养

    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任职期内师德考核为优秀,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2

    职业能力

    了解国家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熟悉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具备一定的教学组织管理经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在专业教学、技术研究、技能工艺等方面具有特殊专长。

    2

    1-2技术资质

    (2分)

    技术职称

    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非教师系列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技能等级,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5年以上,担任本专业教学、实训实习指导工作1年以上。

    2

    1-3专业水平

    (4分)

    业绩成效

    获得省级特级教师,或、市学科和技术专业带头人或市级以上名教师、校长等称号,或享受政府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津贴。

    1

    技术服务

    参与行业、企业技术改造,相关技术成果被行业企业采用;根据专业技术发展特点,推进本校专业提升改造,推进教学改革创新。

    1

    研发能力

    参与行业、企业相关技术标准研发;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技术改进创新;推进本校专业提升改造,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承担技术改造研发项目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等,本人主导相关教学资源开发,形成本土化原创性成果等。

    2

    1-4示范作用

    (5分)

    改成果

    承担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承担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任务;教学成果奖获得省、市级以上表彰,教学经验及成果在区域范围内使用,或在省级以上会议上作为经验交流推广。

    2

    教研成果

    创建期内,主持本专业校级课题研究5项以上,承担市级研究课题3项以上;参与组织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及辅导;形成相关课题成果,发表专业论文篇数为3篇以上。

    1

    示范影响

    参与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创新,有成果;工作坊专业技能教师或集体具有技术专利并转化应用;积累形成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师资团队建设成效突出。

    2

    2.团队构成

    (15分)

    2-1团队结构

    (5分)

    成员构成

    团队核心成员数5-10人,知识、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85%以上。

    3

    专业结构

    外聘兼职人员比例不低于20%,其中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50%

    2

    2-2团队水平 (10分)

    资质水平

    团队人员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师结构合理;原则上工作坊成员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非教师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

    5

    专业能力

    工作坊成员具有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相关行业职业资格、教师系列技术职务);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或教育管理能力;具备良好团队协作精神及技术服务能力。

    5

    3.运行管理

    (25分)

    3-1规划目标

    (10分)

    建设目标

    工作坊规划与区域产业,学校事业发展,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规划的高度契合, 重点突出形成本土化专业教学研究团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炼经验成果,推进改革创新发展主题。规划设计、论证过程完整,建设思路明确,阶段任务清晰,落实措施具体。

    5

    团队建设

    工作坊核心成员根据个人专业特点,制定针对性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成员个人阶段教育、培训内容具体,教学研究目标方向确定,成员专业技能提升清晰,团队整体建设发展思路明确。

    5

    3-2管理运行

    (15分)

    制度建设

    工作坊领导组织、工作组织健全,岗位职责明确,财务、固定资产、课题研发、成果转化制度完善,项目管理规范。

    5

    基础保障

    工作坊场地面积原则上不少于20平方米办公、教学、研究设施设备齐全,满足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需求,设有工作坊专项建设、运行经费,管理规范。

    5

    信息化平台

    建立工作坊信息化平台,建立“名师工作坊”专栏,充分利用现代作息技术手段,动态反映建设成果,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

    5

    4.效能发挥

    (40分)

    4-1质量提升(15分)

    模式创新

    突出学生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工作坊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校企一体,产学一体,现代学徒制实践,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

    教学改革

    除领衔人外,其他成员均主持或参与至少1项市级以上教学研究或改革项目(课题),研究成果运用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 

    5

    技能竞赛

    发挥名师效应,成员每人每年上市级示范课不少于2次;积极参与指导学生或亲自参加各类大赛;以工作坊为载体,搭建区域性、专业型教学研究平台,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交流先进教学经验,延伸优质教学资源的分享和受益面,发挥工作室的引领辐射效应。

    5

    4-2专业建设

    (15分)

    专业示范

    所在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任职期内,团队专业教师积极吸收行业企业生产中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整合技术资源,完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本校特色的专业(群)。

    5

    课程创新

    加强课程体系研究,吸收课题研究、技术研发、技能大赛等创新成果,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的校本课程与教学资源,校本教材管理规范。

    5

    资源建设

    工作坊成员人均教科研成果或技术研发成果,不低于1篇(个)/年,形成1项以上课程建设任务。

    5

    4-3团队建设

    (5分)

    结对帮扶

    60%的工作坊成员结对指导1-2名青年教师;外聘教师在学校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科研、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

    1

    提升带动

    团队成员建设期内,技能水平全面提升,20%以上成员获更高级别的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2

    技能传承

    通过传、帮、带,使技艺技能得到传承,年均为学校、企业培养10个以上青年技术技能骨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广泛好评。

    2

    4-4社会服务

    (5分)

    主动服务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或承担市级以上教师培训;毕业生多人次在生产工艺、技术更新、管理等方面受到国家、省级行业协会的表彰;承担市级以上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任务。

    3

    社会效益

    年服务(培训)不少于300人次;专业技能教师完成至少1项技术技能革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本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

    2

    特色创新

    (5分)

    在示范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团队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有典型做法及经验。

    5

    说明: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2个;主要观测点29个。


    五、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主 要 观 测 点

    主要观测点内涵及说明

    分值

    备注

    1.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20分)

    1-1  双主体育人机制

    (10分)

    项目建设领导机构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校企“联合招生、合作育人、定向就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建立项目建设校企双主体领导机制(提供领导机构成立文件)。

    2

    ② 项目实施工作机构

    成立项目研究及工作机构,负责项目实施的研究、跟踪和推进工作;要明确工作职责与人员分工(提供文件)。

    3

    ③项目实施与运行

    构建运行机制。建立定期例会制度,校企共同研制调研方案、调研计划,开展项目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研制实施方案(提供会议记录、会议纪要)。

    5

    1-2  经费投入保障机制(5分)

    (4分)

    ①学校专项经费投入

    学校应对项目建设给予相应的经费保障,拨付专款用于项目运行,专款专用,专账列支。

     3

    ②企业专项经费投入

    合作企业对项目建设也应给予一定的资金保障,专项用于项目投入(提供证明材料)。

     2

    1-3 招生招工一体化机制(5分)

    ①联合招生招工方案

    制定联合招生招工简章,制定招生招工方案;签订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三方或四方协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学生权益,保证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各类保险。

     2

    ②联合招生招工形式

    结合企业用工实际,灵活实行先招生再招工、先招工再招生、招生招工同步等多种一体化招生招工形式。

     1

    ③录取与用工程序

    在法律框架下规范招生及招工录取程序,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

     1

    ④合作企业与规模

    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与区域内各类企业的合作,稳步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提(提供合作企业名称、招生规模、学徒名单)。

    1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5分)

    2-1 人才培养方案

    (6分)

    ①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过程

    系统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开展专业调研工作,制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岗位标准;推进双证融通,注重职业行为养成教育。

     3

    ②人才培养方案与实施

    校企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教学实施计划表、学期课程安排表,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精神的融合。

     3

    2-2 专业课程体系

    (7分)

    ①课程体系构建

    对接岗位标准和规范,紧贴实际工作过程,校企共同研发符合学徒制特色的课程结构,构建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的专业课程体系(提供课程体系框架图)。

     1

    ②课程建设

    针对现代学徒制特征,制定课程标准,撰写教案;建立教学资源库;组织教研会议(提供教学内容研讨会议记录)。

     3

    ③教材建设

    完善特色教材开发机制,组织编写现代学徒制教材、讲义等。

     3

    2-3 教学模式与方法

    (6分)

     学模式改革

    改革教学模式,组织开展分段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总结提炼典型案例)。

    3

    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制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撰写特色教案;推进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开发教学资源(总结提炼典型案例)。

    3

    2-4  实践教学

    (6分)

    ①实训教学设计

    制定实训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实训项目;整合校企实训资源,合理安排实训场地。

    3

    ②实践教学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组织开展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实施,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岗前培训。

    3

    3校企共建师资队伍

    (15分)

    3-1 双导师管理机制

    (9分)

    ①教学团队

    科学组建教学团队;建立双导师校企互聘共用管理制度(提供团队名单及教师基本信息及相关协议、聘书等)。

     3

    ②双导师标准与职责

    制定教师标准、职责,企业师傅标准、职责。

     3

    ③双师能力提升

    制定并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组织教师赴企业工作实践(提供挂职锻炼过程与记录)。

    3

    3-2 双导师激励机制

    (6分)

    ①教师奖励制度

    改革完善奖励制度,制定导师考核制度和优秀指导教师评比办法等。

     3

    ②企业师傅奖励办法

    明确双导师职责和待遇,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相应的带徒津贴。

    3

    4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

    (15分)

    4-1教学运行与监控体系

    (9分)

    ①教学运行实施办法

    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学徒管理办法、准员工实习考核制度、准员工转为员工(毕业)制度,学生实习召回制度。

    3

    ②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

    制定质量监控实施办法,过程监控记录及反馈。

     3

    ③教学评价考核机制改革

    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学徒)考核办法,将学生(学徒)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业评价标准。

    3

    4-2教学管理制度

    (6分)

    ①教学管理改革

    实施弹性学制,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实施课程管理办法、教学管理流程等。

    3

    ②教学评估与督导

    改革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制定教学评估办法、教学督导办法。

      3

    5项目建设成效

    (15分)

    5-1项目建设成果

    (9

    ①项目研究成果

    发布年度质量报告,撰写试点项目结题报告、发表研究论文、提供典型案例及各项成果奖励。

    6

    ②毕业生质量及用人单位评价

    着力提升毕业生质量,着重考察在合作企业的留职率,提高岗位就业率、提炼总结毕业生典型业绩和用人单位评价。

    3

    5-2项目成效评价

    (6分)

    ①媒体宣传

    注重宣传工作(提供新闻媒体报道,宣传资料、建立学校专题网站)。

    3

    ②企业、家长、第三方评价

    注重社会评价(提供企业、家长、社会对学生的评价)。

    3

    6特色与创新

    (10分)

    6-1政策支持

    (3分)

    ①各级政府对项目的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对现代学徒制项目支持的相关政策。

    2

    ②行业协会、职教集团对项目的政策支持

    行业协会、职教集团对现代学徒制项目支持的相关政策。

    1

    6-2产教融合

    (3分)

    试点专业与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新型产业及地方知名企业的关联度

    试点专业对接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新型产业发展,开展项目建设;试点专业服务地方知名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加强与企业的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合作(提供区域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1

    ②校企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注重企业文化教育、企业精神教育。

    2

    6-3创新举措

    (4分)

    符合政策的各种创新亮点

    鼓励试点学校结合自身特点,针对现代学徒制的政策要求,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如校企联合技术进行研发、建立学徒奖励机制等等。

    4

    合计

    100

    注:本指标体系共有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37个主要观测点。

       

     

    微信公众号
    移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