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博官方网站网站!
    教学管理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管理

    在全省职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07-01-24】 【点击量:

      
    王 金 山
    (2006年12月15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是我们在“十一五”召开的第一个教育方面的会议,对于动员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全国会议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努力开创我省职业教育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树丛同志下午将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十五”以来职教工作的主要成绩,对下一步任务作出安排部署。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切实把职业教育发展摆上突出的战略位置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规模迅速扩大,高职教育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中职教育连续四年实现新跨越,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二是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建设了一批设施完善、质量较好的职业院校,大大改善了专业教学条件,提高了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三是办学改革走向深入,初步建立了以市为主、分级管理、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四是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举措,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总的来看,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省职业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是全省职教战线的优秀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广大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劳动者的素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一环。从我省来讲,“十一五”是推动跨越式发展、加快崛起进程的关键时期,能不能如期完成我们的预期任务,最根本的要看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大军,特别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我省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供求缺口约在300万人左右,高级技工和技师则更为缺乏,只占全省技工的3.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已成为制约我省产业优化升级的“瓶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一项基础性工程就是要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全民创业、实现安居乐业,从当前来看,就业再就业压力仍在加大,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不足是不可原因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努力把人口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我们正在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能力的提高。我省是农业大省,多数人口在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缺乏,必须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创业能力,使他们尽快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从教育自身来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我省职业教育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体制不活的问题还很突出,必须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把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总之,职业教育关系全局、关系长远。各地各部门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二、加快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把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结合起来,把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结合起来,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明确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就是要面向市场办职教,瞄准需求设专业,围绕就业抓培养,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乐业者提升。大量情况表明,只有坚持以就业创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才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要加快由传统的经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创业导向模式转变,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围绕我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开发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课程教材,使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社会的需求相同步。要适应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围绕现代农业和劳务输出两大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把农村职业学校办成科技示范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第二,以质量特色为核心,培育职业教育优势品牌。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表面看是规模偏小、数量不大,深层次看还是整体质量不高,缺少特色品牌。质量、品牌叫不响,规模就难以扩张,培养的学生也难以充分就业。提升教育质量,必须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特别是要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一批与就效对接的示范和品牌特色专业。提升质量的关键,是要打造特色品牌,一方面,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以敬业、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要切实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变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努力做到学校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都要强化职教特色建设,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能盲目求大、求全、求升格。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层次上是高等教育,在办学特色和定位上必须是职业教育,要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上下功夫,在显特色、出精品上见成效。
        第三,以基础能力为重点,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我省职业教育的紧要任务。由于起步晚、投入少,不少是由薄弱中学转轨而来,存量资源相对缺乏,再加上连续几年扩招,师资、校舍、实训基地等矛盾相当突出,远不能适应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求。“十一五”期间,我省要在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若干所在全国有影响、有特色、紧密服务我省经济建设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30所左右全国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100所左右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增强职业教育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建设一大批省级重点和一批规模大、办学水平高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使之成为县域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的重要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基础能力的根本,是基础中的基础。要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快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优秀学科专业带头人,特别要完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支持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职业院校专业老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一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匹配、具有较高水平的实训基地。
        第四,以校企联合为抓手,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经验表明,校企联姻办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模式,也是推进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校企合作,不但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而且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做到培养有目标、学习有师傅、实训有基地、就业有保障,收到校企双赢、良性循环的效果。因此,要把校企联合办学作为推进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的重要抓手,大胆探索创新办学模式,努力走出一条校企联姻、“双龙配套”的发展之路。从学校来说,要主动联系先进企业,可以一校多企,也可以对口联系;可以实行“定单培养”,也可以利用相互的优势共同培养。从企业来说,要善于利用职业教育资源,支持学校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有关行业、部门要打破壁垒,整合资源,积极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提供帮助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利用建设工业园区或教育园区的机会,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在合作的形式上,可以是松散型、协约型的;也可以是通过技术、资金、产业合并、融通,以股份制或其他形式进行紧密型的联合,形成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真正把我省职业教育做活、做大、做强。
        第五,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融公益性与产业性于一体,是教育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灵活性、也是最需要探索的领域。职业教育要做大做强,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在改革中加快发展,在创新中增强活力。重点是坚持分级管理、市县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社会参与、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要加快公办职业院校改革力度,坚决改变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的状况,实现教育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职业院校集中。鼓励公办职业院校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机制。要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鼓励民间资本举办职业教育机构或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和后勤服务,使其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要推动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建立健全培训制度,组织指导职业教育与培训。要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化办学,同一地区的各类职业院校要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共同培养;有条件的地方要以示范性职业院校为龙头、重点职业院校为骨干、行业企业为依托,组建以专业为纽带的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努力打造职业教育的品牌,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要加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和扶持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提升我省职业教育水平和档次。
        三、努力营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形成强大合力,推进工作落实。
    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统筹力度。改变职业教育薄弱的状况,涉及到体制、投入、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必须切实提高统筹发展水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充分认识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就业、抓产业素质、抓投资环境、抓发展后劲,把发展职业教育列入重要日程,形成完善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通力合作,通过建立和落实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共同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各地要按照省政府总体要求和部署,把加强职业教育纳入总体发展规划,采取具体措施,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建立职业教育定期巡视检查制度,把职业教育督导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今年,省委组织部和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考核,在考核中要把当地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二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职业教育投入占比和在全国的位次逐步提高。教育、发改、农业、劳动、科技、扶贫、企管等部门都要合理调整支出结构,从本部门管理的经费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倾斜力度。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各方面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要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认真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和“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各地还要加快制定优秀技能人才奖励政策,逐步提高生产一线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切实改变劳动用工、人才选拔中片面追求学历而轻视技能的做法,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激励机制。
        三要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发展职业教育,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广大学生和家庭的普遍认同。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和优秀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大力倡导尊重人才、尊重技术、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特别要注意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青年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升学和就业,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企业是职业教育成果的“终端用户”,发展职业教育是企业的内在需求,要引导企业自觉将职业教育作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认真落实职业教育培训责任,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同志们,发展职业教育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安徽奋力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安徽省职成教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微信公众号
    移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