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博官方网站网站!
    教学管理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管理

    学校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07-03-08】 【点击量:

      

    泾县高级职业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学校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观,继续坚持“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遵循“质量立校、依法治校、勤俭理校、团队兴校”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办学内涵,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后勤服务、职业培训及成人教育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本学期,学校被评为“20012005年全县普法及依法治理先进单位”。2006年秋季招生806人,全年招生1456人,居全市同类学校招生之首。省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程艺亲临我校视察,对学校所取得的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将本学期学校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发展为主线,创新办学思路,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

    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需要,顺应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我校不断拓宽办学思路,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职业教育运行模式。1、继续把“稳定中职教育、加强培训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学校长期发展的目标,逐步形成融中等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于一体的职教集团化办学格局,满足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发生源市场潜力,秋季我校全日制招生806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加大学校宣传力度,校内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泾县职高》报、《弋江》杂志等的主阵地作用,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果。校外主要把《宣城日报》、泾县电视台和安徽教育网作为宣传窗口,做到《宣城日报》上每月都有学校的文章发表,泾县电视台每周都有学校的图像播出,安徽教育网每月都有学校的新闻出现。3、进一步深化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的改革,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对学校的支持,实行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同时积极寻求校校合作的办学途径。本学期,学校申报了安徽省首批半工半读试点学校,芜湖及本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把我校列为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积极向县政府申请在城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分校,以扩大我校“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的规模,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证。本学期,学校一方面利用全体教职工例会和“三会一课”的时间,认真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文选》、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政治素质;一方面以师德建设为契机,开展师德建设论文竞赛、师德演讲比赛,开展“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等。同时,以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送教师到国家、省参加各类培训,送教师到联办单位、企业进行实践,组织教师到苏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参观学习,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技能认定,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推进德育创新,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学校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和“德育为首、五育和谐发展”的理念,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精神旨意,联系学校实际,以学生常规管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基点,将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渗透到各项活动中,努力培养文明诚信、爱校守规、积极向上的合格职中生。1、加强班主任及德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班主任例会及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不断提高班主任及德育教师的工作能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2007年元月份,学校在南京召开首届德育工作研讨会,校德育工作领导组成员和全体班主任70余人参加此次研讨会,大家汇聚一堂,交流了经验,开阔了视野。2、积极开展每月主题教育活动,本学期开展了以“安全教育宣传”,“注重美德、朴素为美、争做文明守纪学生”,“爱校、护校、争做校园主人”,“携手青春、共创和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3、实现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本学期,学校一方面狠抓“三勤·四卡”的常规化管理,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经常在校园醒目位置书写“天冷请注意及时添衣”、“上下楼请靠右行”等温馨提示,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对后进生进行集中教育,引导他们爱校、守规,做文明上进的好学生。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校园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泾县职高》报、《弋江》杂志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成立了学生小记者团,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的窗口、示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同时,让学生走出校园,展示自我,提高能力。本学期,我校学生在县举办的“校园之春”文艺汇演中,三个节目分获全县一等奖。5、针对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存在心理障碍等问题,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派专人全日制上班,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本学期,学校以安全工作为抓手,按照“突出重点,常抓不懈;内外兼治、形成网络;加强监管,防患未然”的工作思路,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不断强化校园治安管理,定期召开校安全工作领导组会议,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实行“身份证”管理,将全体师生佩上校徽,全体工作人员佩上工作证,要求进出校园或在校园内必须佩戴。由于监管到位,本学期,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利用黑板报、宣传标语、安全知识讲座、法制讲座等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安全知识,组织新生同学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安广杯”安全知识竞赛,在每个班级中设立一名综治信息员,设置综治信息员信箱和校园“110”预警热线电话,及时排解学生中产生的矛盾和安全隐患。本学期学校继续加强与泾川派出所、县交警大队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管理网络。为加强监管,学校在校园内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在围墙、办公楼、实训楼、学生宿舍等重要场所安装了“电子眼”,并增设了一名夜间巡逻人员通宵值班,不断提高物防、技防和人防的水平,学校预防和控制意外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

    三、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技能训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科研水平。

    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建立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本学期,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在严格教师考勤、考绩制度,严格调代课制度,实行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与平时随机抽查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抓专业班教学。针对专业班学生特点,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重视关心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学分制和半工半读试点改革,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学习,让更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顺利完成学业。2、抓职升班教学。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优化班级建设,实施目标管理。本学期,在职升一年级开始实施“模块式”教学,鼓励学生跨班级自由选择专业课进行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再引导部分学生向专业班进行合理分流。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兴趣浓厚。同时,实行年级组管理模式,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提高了管理成效。3、抓教学反馈。通过教师互评、不定时听课、查班级日志、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学校考核等方式,开展“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了解教学信息,找出教学不足,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提高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学校一是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加大对实训课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坚决杜绝“实训课无教案,学生自己练,教师无事干”的现象出现,并严格执行《泾县职高专业技能考核暂行规定》和学生“技能卡”管理制度。二是加大骨干实训室建设,学校投资增设第二车工室、兴建了焊工室等,新添四台弧焊机、一台氧焊设备,购置了四台二手车床,改善了实训条件。三是成立各类兴趣小组。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成立了车工、钳工、网页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兴趣小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更大的激活,动手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四是大力实施“双证制”。本学期,学校共有165名同学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通过率达90%,二级以上通过率达60%598人参加了县职业技能鉴定站电工、钳工、车工等技能等级鉴定,都取得了中级资格证。参加全市职中生计算机竞赛,连续五届获团体冠军。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加快“科研兴校”进程。本学期,学校一方面继续加大科研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规章制度,并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科研课题。学校申报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语文、计算机、政治教研组分别申报了《教师心理健康与对策研究》、《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统筹建设的研究》、《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理论与实践研究》三个课题,以教带研,以研促教,全面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水平。另一方面,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教学技能大比武等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教科研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本学期,在全市职业学校优质课竞赛中,徐爱英、佘臬刚老师分获一、二等奖,查晶芳老师荣获宣城市第四届“教坛新星”称号,并有十二名教师被评为宣城市“双师型”教师。

         四、以“中心”为依托,紧扣市场脉搏,扩大培训和成人教育规模,努力打造三位一体的职教集团。

    本学期,学校以“中心”为依托,继续实行职业培训、就业指导、成人函授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一体化服务。1、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本学期,学校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发新的就业市场,及时通过中国校企直通网、中华机械网、中国酒店人才网发布我校学生就业信息。本学期,新拓展了浙江宝龙电子集团、杭州飞华实业有限公司等就业单位,并首次安排学生到芜湖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实习就业。本学期,学校共推荐学生就业260多人,就业率100%,巩固率达95%以上,就业质量大大提高。规范就业程序,严格就业前的考核和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学生座谈会、集中教育等形式,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就业观念、择业理想、吃苦耐劳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建立健全就业管理制度,完善就业学生档案和学生就业台帐,扎实做好“三跟踪”服务工作,真正做到“企业用工称心,学生安心,家长放心”。2、开展各类短期培训。学校充分发挥“中心”在师资、技术、设备上的优势,积极开展“阳光工程”等各类培训, 2006年阳光工程培训1646人,县农广校各类培训410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483人,并开展了四期扶贫培训班,共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199人,为县域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3、成人函授学历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本学期,积极与安工大皖南分院、安农大成教泾县函授站协商招生专业,共申报了6个本科层次专业,8个专科层次专业,2006年共录取新生225人,创历史最好成绩。2007年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将达到400人,这标志着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已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五、以服务为宗旨,改善办学条件,探索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

    本学期,我校继续把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适应办学需求的关键环节来抓,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学校自筹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本学期,学校兴建完工了两幢五层可容纳700名学生居住的男生公寓楼,实现了学生住宿的全部公寓化;重新改造了学校的第二食堂和校园超市,学生的生活设施日臻完善;增设了一台300千瓦的变压器,铺设了地缆线,在校园的重要路段安装了路灯;开放了整个植物园区,新建了一座“艺亭”,并修建了两个小型广场,校园环境得到了美化,学生有了更多的活动空间,“服务学生”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并完成了县城教师住宅基地的下水道新建及道路铺设工程。学校时刻绷紧“饮食卫生安全”这根弦,严把食品卫生关,加强监督,强化管理,通过集中学习、不定时检查、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以勤俭理校为宗旨,做好校产的添置、维修、检查、报废工作,开源节流,完善校产管理制度和采购制度,积极探索科学长效的后勤管理机制。学校还切实做好了校园的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工作,校园卫生区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广大师生的绿色理念和卫生意识不断增强,环境育人功能更加突出。

    六、以民主建设为保障,充分发挥群团作用,促进校园和谐健康发展。

    校园的健康和谐关键在教职员工的团结一致。为打造一个坚强、奋进的团队,本学期,学校在加强班子建设的同时,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团和工会组织的作用,确保重大节日教师有活动,开展了国庆节教职工篮球赛、重阳节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元旦教职工联谊会、“文化艺术周”教师绑腿比赛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联络了党政班子、教职员工的感情,活跃了校园气氛。同时着力解决教职工关心的问题,学校教师住宅基地遗留问题有了实质性进展,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有了较大提高。2007年元月,学校师德建设领导组开展了“服务学生”师德建设活动,在各处室、各部门及全体教职工中广泛开展“服务学生”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学校“爱心基金会”向45名特困学生捐赠了羽绒大衣,让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深入人心。本学期,学校上下团结一心,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班子成员、中层以上行政干部和广大教职工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不断提高,学校呈现出和谐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七年一月二十六日

     

    微信公众号
    移动APP